[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创响中国·浙江大学站——选拔参加“兆易创新杯”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队伍的通知

编辑: 日期:2019-05-15 访问次数:469

一、竞赛时间

选拔赛时间:20195-20196

二、竞赛程序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分六个阶段:竞赛筹备、分赛区成立与竞赛宣传、参赛报名及参赛作品搜集、分赛区初赛、决赛现场评审及颁奖、竞赛总结。具体参赛流程如下。




三、参赛办法

1.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在读研究生(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已获得研究生入学资格的大四本科生(需提供学校保研、录取证明)及国外高校在读研究生可参赛。

2.以参赛队为基本报名单位,不接受个人形式报名。



3.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技术竞赛部分又分为企业命题和七个参赛方向。其中在技术类竞赛中,参与企业命题的队伍在进行企业命题组内评奖的同时可参与自主命题组的评奖,参与自主命题的队伍只能在自主命题组内进行评奖,不能进行企业命题组的评奖。

注:为方便表述,以上企业命题奖励描述为企业命题奖,实际证书发放时,证书文字均表述为企业专项奖。换言之,企业命题奖为具有具体技术需求的企业专项奖,企业专项奖可获得多个。

4.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同一个参赛部分(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四名均可,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5.参赛队伍成员须是对参赛作品有实质贡献的个体,不允许成员挂名。如发现挂名现象,组委会将永久取消挂名参赛者参赛资格,并向各参赛单位通报,请各位参赛者相互监督。

6.组队时,由队长确认指导老师顺序和队员顺序,此顺序依据参赛贡献大小确定。获奖证书将严格按照组队顺序制作,不再确认和更改。

7.参赛队员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录取资格。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队中最多允许有一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

8.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参赛单位同意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组队报名、缴费凭证上传及作品提交。

9.参赛单位设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联络人,在竞赛官网注册参赛单位管理员账户,负责本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的资格审核和信息管理。

10.技术竞赛报名费由各分赛区承办单位收取并向缴费单位或个人开具发票。 报名费原则上每支参赛队伍500元人民币,如有特殊情况,各分赛区可适当调整, 并出具官方通知。

11.商业计划书专项赛报名费由主办方及秘书处单位中国电子学会收取并开具发票。

12..技术竞赛报名时,要求在报名页面填写描述作品创新点的作品简介,并填写最能说明作品创新点的三个创新关键词。

13.报名截止日期前,竞赛网站上填写的参赛队员、队员顺序及参赛作品信息均可变更,报名截止日期后,参赛队员及参赛作品不可变更,进入决赛后,参赛队可改进、完善其参赛作品,但不可更换参赛作品内容和参赛队员。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变更,参赛队需向组委会提交变更申请,组委会同意后,方可变更。擅自变更参赛信息的参赛队,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四、竞赛说明

1.技术竞赛采用开放式命题与企业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参赛队自主选择作品命题。评审重点考察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技术实现以及团队综合能力。

2.开放式命题分为以下七个参赛方向,参赛队可自行选择参赛方向:

1) 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MC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 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软硬件系统与电气自动化系统等,如机器人,飞行器,智能车,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传感器、设备或系统,电能变换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控制技术等;

3) 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通信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 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频谱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特征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及对抗的软硬件系统, 如安防监控、音视频编解码、网络文本搜索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息对抗系统等;

6) 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 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3.企业命题包括兆易创新命题、华为命题、平头哥命题、ARM命题、TI命题,企业专项奖包括Synopsys人工智能专项奖、MathWorks专项奖、Xilinx专项奖、睿赛德专项奖。具体命题及专项奖信息请于 2019  3 月参见竞赛官方网站。

4.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向组委会提交的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和作品照片的电子文件。

5.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可以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也可以是未实现功能的概念产品,要求提交的参赛文件为作品介绍 PPT 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

6.组委会不限制参赛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号,由参赛队自行选择, 所使用软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响竞赛成绩。

7.参赛队拥有其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不可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原则上不鼓励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连续参赛,如果此类作品参赛,请在初赛提交作品时同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若作品无重大改进,一旦查实,撤销比赛奖项,并以组委会名义向参赛单位发放通知。

 

五、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作品难点与创新;(2)方案论证与设计;(3)原理分析与硬件电路图;(4)软件设计与流程;(5)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6)总结。

   不同类型作品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论文字数 8000-10000 字为宜, 具体格式要求参见附件一。

2.参赛作品演示视频及演示PPT

  (1)视频分辨率不小于 640X480,大小不超过100M,时长不超过 15 分钟,格式为avimp4wmv 之一。视频内容应包括作品原理及创新点、结构介绍、功能演示等三部分。

  (2)出现在视频中的参赛队员需穿着正装出镜(男士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女士白衬衣黑套裙或黑西裤黑皮鞋),使用普通话讲解作品,配备字幕。

3.参赛作品展示图片。

  参赛作品全貌、特写照片 5 张,指导老师、参赛队员与作品合影 1 张,全体成员在参赛单位标志物前合影 1 张,图片大小不超过 2M

4.将参赛作品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展示照片的电子档文件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命名为“参赛单位-参赛队-作品名称”并上传到网络云盘中,将下载链接提交至竞赛官网,即可完成官网作品提交。

5.商业计划书专项赛的作品介绍 ppt 内容应包括:

  (1)作品意义及创新点(2) 作品原理及设计方案(3)作品形象及功能模拟。ppt 模板见附件二。如已有作品实物,需一并提供参赛作品演示视频,视频要求参见本文“六-1

6.商业计划书内容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意义(2)团队介绍(3)产品内容(4)行业及市场情况(5)营销策略(6)融资说明(7)财务计划(8)风险控制(9)项目实施难度。商业计划书模板详见附件三。

 

六、评审办法

参赛队伍参加统一答辩(须用PPT或视频等方式介绍参赛作品,答辩具体事宜另行通知),评审委员会按照选题创意度、创新性、功能完整性、技术先进性、实用性等综合因素,以100分制进行打分,给出各参赛作品分数,根据各参赛作品分数评审出奖项归属。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从作品属性、市场属性、可操作性、介入性等角度进行评审。 


七、奖励办法

        1、一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12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800元;优胜奖,精美礼品,只要递交作品即可入围优胜奖。

       优秀队伍将被推荐参加华东赛区比赛,在华东赛区获奖者,追加奖金:一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12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800元。

        华东赛区部分一等奖队伍将获得参与全国赛的资格,若在全国赛获得名次,继续追加奖金:一等奖,奖励人民币2000元;二等奖,奖励人民币1200元;三等奖,奖励人民币800元。

       2、获奖队伍将获得研究生评奖评优加分和校级荣誉证书。

       3、所有递交参赛作品的队伍成员都可视为参加一次读书报告。


八、参与选拔方式

请各参赛队伍填写附件一中的报名表,并请于201953024:00前将报名表发送至iseegra@163.com

作品提交方式:将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包括作品原理及创新点、结构介绍、功能演示等三部分)和参赛作品照片(作品全貌、特写共五张)提交至iseegra@163.com,截止时间为201965日。



 

联系人:朱同学

联系电话:19858116899

选拔赛QQ: 545525248

 

附件1.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表.doc

附件2.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技术论文格式要求.doc

附件3.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ppt模板.rar

附件4.商业计划书模板.doc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党委学工部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201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