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立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通报制度的通知》(浙教电传<2014>124号)文件精神,浙江省教育厅将于2014年6月15日前对全省各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抽测。随机抽测大学三年级学生200名,男女生、文理科各占一半,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和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共5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测试成绩各占总成绩权重20%。抽测结果以高校为单位,按照各项目和综合测试成绩的合格率、良好率及以上指标进行排序,并将抽测结果向社会通报。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自觉性,使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组织与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浙江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工作小组,建立长效课外阳光体育锻炼机制,促进学生每天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具体安排:每次锻炼有效时长30分钟及以上;启动时间:2014年9月(秋冬学期开始);考勤纪录时间:春夏学期3月至6月,秋冬学期9月至12月(共8个月)。
2.考勤纪录:由体艺部负责考勤、纪录、统计;考勤打卡机设置,紫金港校区设6至7个点(10台打卡机),玉泉校区设5个点(6台打卡机),华家池校区设4个点(5台打卡机)。有效统计时段:早晨,周一至周日6:00~8:00;上午,周六至周日8:00~12:00;下午,周五至周日12:00~18:00;晚上,周一至周日18:00~23:00。
3.激励机制:学生年均阳光体育锻炼达120次,且体测成绩达优秀等级并参加“三好杯”系列竞赛1项以上,校体委颁发浙江大学阳光体育运动等级荣誉证书“二级”;学生年均阳光体育锻炼达120次,且体测成绩达良好等级并参加“三好杯” 系列竞赛1项以上,校体委颁发浙江大学阳光体育运动等级荣誉证书“三级”;4本“二级”证书可换1本“一级”证书,4本“三级”证书可换1本“二级”证书。
4.长效机制:
(1)每周开展3次活动,由辅导员、各班班长和体育委员负责实施,体艺部指派下院园系指导教师和提供场地保障。
(2)体艺部、学生会及学生体育社团负责建立校区性长效课外运动健身站。
运动健身站 | 场地与校区 | 时间 |
阳光长跑健身站 | 田径场(紫金港) | 周三晚,周五下 |
形体运动健身站 | 体育馆或排球场(紫金港、玉泉) | 单周五下(紫金港),双周五下(玉泉) |
户外拓展健身站 | 田径场(紫金港) | 周三晚,周五下 |
水上运动健身站 | 游泳池(紫金港、玉泉),启真湖 | 游泳:6和9月,舟船:周五下 |
(3)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每年进行为期四至六周的抽测前课外体育锻炼,学系负责组织与出勤考核,体艺部负责落实场地、器材,并安排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5.启动试点:2014年抽测前课外体育锻炼安排:5月5日至6月7日(五周),全校大三学生,锻炼主要内容为:坐位体前屈,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和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共5个项目。
6. 学系具体安排:
(1)时间安排:每周一、周四、周五下午4:00~5:00。
(2)负责人安排:
公体部指导老师 | 董育平 | 张春晓 |
时间 | 周一 | 周四 | 周五 |
负责人 | 金圣达 | 秦贺 | 高宁 |
(3)实施操作安排:每班体育委员(或者班长)在每周一3:45到达田径场,指导老师会进行培训。之后,由体育委员(或者班长)带领班级同学锻炼1小时。
(4)签到安排:每班在到达田径场后,体育委员(或者班长)先收齐班级同学的签到卡,交给当天负责人,在完成1小时锻炼后,再由体育委员(或者班长)到负责人处领取签到卡。
(5)夏学期第二周具体锻炼安排:
锻炼项目 | 详细内容 | 时间 |
热身跑 | 有氧运动,慢跑 | 10min |
坐位体前屈 | 直膝压腿、屈膝(略屈)压腿; 坐位体前屈拉伸,停顿时间10-30秒。 | 10min |
50米跑 | 1、100米大步跑 *2—3组 要求:男50步左右;女58步左右 2、50米,4—5次*2组。 3、 4*25—50米接力跑*2组。 | 10min |
立定跳远 | 1、三级蛙跳 8次*2组 2、单足跳:左去右回,距离30米左右,完成3-4组。 | 10min |
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 | 1、低杠斜体引体向上 :60次*3-4组(不能完成引体向上的同学练习) 2、引体向上 :8次以上*3-4组(能完成引体向上的同学练习) 3、1分钟仰卧起坐:30次, 3-4组,间歇2-4分钟。 | 10min |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有氧运动能力:中速持续跑 | 10min |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强身健体!
信电系本科生党总支
201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