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电系申请,本科生院审核并批准同意将信电系2008级两个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打通修读。具体情况如下:
1. 电子科学与技术:设有“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信息电子技术”两个方向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一个模块。
(1)原专业方向课程修读要求:总学分要求22学分;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的课程修读。任一方向的学生都可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以此顶替12学分的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方向的“统计物理与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9学分课程不能顶替;信息电子技术方向的“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7.5学分课程不能顶替)。修满基地课程模块12学分的同学即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
1)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方向22学分
11194040 | 统计物理与量子力学** | 4.0 | 2春夏 |
11193610 | 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 | 5.0 | 3秋冬 |
11193631 | 微电子学* | 2.5 | 3春 |
11193701 | 光电子学* | 2.5 | 3夏 |
11194051 | 微电子工艺技术* | 2.0 | 4冬 |
11120990 |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春 |
11194010 |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夏 |
2)信息电子技术方向22学分
11120170 | 数字信号处理* | 3.5 | 3秋冬 |
11121030 | 通信原理** | 4.0 | 3春夏 |
11193510 | 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 | 3.0 | 2夏 |
11121080 | 现代电子显示技术* | 2.5 | 4秋 |
11193191 | 光纤通信* | 2.5 | 3春 |
11193530 | 光网络技术* | 2.0 | 3夏 |
11120741 | 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 2.0 | 3夏 |
11194300 | 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 | 2.5 | 4冬 |
3)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12学分
11120280 |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 2.0 | 3春 |
11120990 |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春 |
11194010 |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4夏 |
11194051 | 微电子工艺技术 | 2.0 | 4冬 |
11121150 | 集成电路专题研究 | 2.0 | 4冬 |
(2)调整后的修读要求:总学分要求22学分不变;专业方向(或模块)课程任选,学生可自主修读;如学生修读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的12个学分课程,该学生即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
1)微电子光电子技术模块
11194040 | 统计物理与量子力学** | 4.0 | 2春夏 |
11193610 | 固体物理与半导体物理** | 5.0 | 3秋冬 |
11193631 | 微电子学* | 2.5 | 3春 |
11193701 | 光电子学* | 2.5 | 3夏 |
11194051 | 微电子工艺技术* | 2.0 | 4冬 |
11120990 |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春 |
11194010 |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夏 |
2)信息电子技术模块
11120170 | 数字信号处理* | 3.5 | 3秋冬 |
11121030 | 通信原理** | 4.0 | 3春夏 |
11193510 | 信息电子学物理基础** | 3.0 | 2夏 |
11193191 | 光纤通信* | 2.5 | 3春 |
11193530 | 光网络技术* | 2.0 | 3夏 |
11120741 | 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 2.0 | 3夏 |
11194300 | 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 | 2.5 | 4冬 |
3)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12学分
11120280 |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 2.0 | 3春 |
11120990 |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春 |
11194010 |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 3.0 | 3夏 |
11194051 | 微电子工艺技术 | 2.0 | 4冬 |
11121150 | 集成电路专题研究 | 2.0 | 4冬 |
2. 信息与通信工程:设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三个方向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一个模块。
(1)原专业方向课程修读要求:总学分要求12学分;学生可任选一个方向或模块的课程修读。
1)信息工程方向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93861 数字图象处理 2.0 秋
11194220 DSP系统设计与应用 2.0 秋
111M0070 信息论基础 2.0 夏
11120532 多媒体通信 2.0 秋
11121100 信息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2)通信工程方向
11120412 信息交换原理 2.0 春
11194320 信息与通信安全 2.0 秋
111M0070 信息论基础 2.0 夏
11194301 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 2.0 秋
11194280 通信信号处理与软件无线电 2.0 冬
11121020 通信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3)电子信息工程方向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20741 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2.0 夏
11194230 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 2.0 秋
11194290 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2.0 秋
11194240 光纤通信与光网络 2.0 冬
11120820 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4)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20990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0 夏
11194010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0 秋
11194051 微电子工艺技术 2.0 冬
11121150 集成电路专题研究 2.0 冬
(2)调整后的修读要求:以下课程任选,学生可自主修读,其中“信息工程专题研究”、“通信工程专题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集成电路专题研究”只能选一门;如学生修读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的12个学分课程,该学生即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
1)信息工程模块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93861 数字图象处理 2.0 秋
11194220 DSP系统设计与应用 2.0 秋
111M0070 信息论基础 2.0 夏
11120532 多媒体通信 2.0 秋
11121100 信息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2)通信工程模块
11194320 信息与通信安全 2.0 秋
111M0070 信息论基础 2.0 夏
11194301 无线通信与无线网络 2.0 秋
11194280 通信信号处理与软件无线电 2.0 冬
11121020 通信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3)电子信息工程模块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20741 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2.0 夏
11194230 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 2.0 秋
11194290 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2.0 秋
11194240 光纤通信与光网络 2.0 冬
11120820 电子信息工程专题研究 2.0 冬
4)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课程模块
11120280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基础 2.0 春
11120990 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0 夏
11194010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3.0 秋
11194051 微电子工艺技术 2.0 冬
11121150 集成电路专题研究 2.0 冬
请同学们相互转告。如有问题,请联系信电系本科办(87953076,88206137)。
具体培养方案详见附件:
附件1:2008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091030(调整前)
附件2:2008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101120(调整后)
附件3:2008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091030(调整前)
附件4:2008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101120(调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