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 取消 应用
经验交流

您的位置 : 首页  就业工作  生涯辅导  经验交流

执着追梦,我心飞翔――陈晓明 学涯心得

发布日期 :2011-01-18    阅读次数 :5492

执着追梦,我心飞翔

                 ——陈晓明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到了博士生涯的末梢。回顾过去这几年的学习与科研生涯,绝不仅仅有收获的喜悦,更多的是穿插在其中的一次次打击和一个个从头再来。因为心中有梦,我选择了读博;也因为心中有梦,我坚持了下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在即将结束学生生涯和走上工作岗位之际,我想与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我这几年做科研所积累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你们有一些帮助。

1释放短暂的热情,保持长久的信念

读博不是赌博,既不刺激,也不好玩。在选择读博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的想清楚,这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实际上,一些同学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例如看到了师兄师姐们带上博士帽时的灿烂一刻,或认为读博以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或是身边很多同学都读博了,盲目的选择了读博。读博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旅程,短暂的激情很难引领我们到达带上博士帽的那一刻。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漫长的读博之路上,陪伴我们最多的是一个个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一次次重新开始的无奈。除了极少数特别突出的同学,大多数同学在读博的这几年,全身心的投入到看似枯燥的科研活动中去,需要放弃很多的个人爱好和娱乐时间,留下的是一个个孤独的春夏秋冬与白天黑夜。

同时,读博也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当初一起读书的同学,有的已经功成名就,有的已经买房买车。当年的这些同学,也许成绩不如你,也许才能没你高,所以,在科研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动摇自己读博的决心。此外,大多数读博的同学,年龄都到了二十五六岁,这个时候,父母们一天天变老,慢慢开始白发上头,我们时常会为未能早一点尽孝而深深自责,尤其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背负着全家的期望,在读博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压力。

面对科研中的压力和生活中的诱惑,都需要我们当初做出选择时的坚定信念。这些年,我也见到了一些同学或中途退学,或转读硕士,虽然不能就此判断他们这些决定是否正确,但至少他们为此付出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和个人追求决定是否读博,而在做出决定之后,则需要长期保持坚定决心来面对读博过程中的风风雨雨。

2、稳扎稳打,后发制人

读博就像长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合理安排好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这几个不同过程中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由于学校对博士毕业有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师兄师姐由于因未达标而被延期,刚入学的同学常常急着要写出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来解决毕业问题。但是,做研究不是买彩票,一篇学术论文如果没有创新,没有深度,即使一次次尝试投不同的学术杂志,也很难被同行接受。这反而浪费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研究时间,最后事倍功半。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点都急躁不得。我常常觉得,学术研究和小孩子学语言是一个非常类似的过程。刚出生的小婴儿,什么都不懂,但是他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我们做研究也是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的各类文献,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学习他们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当小孩子对语言环境逐渐熟悉以后,就开始模仿大人说话,讲一些简单的话语。同样的,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就可以先写一些简单的会议论文,这样可以熟悉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的整个过程,包括工具软件的使用、数学模型的推导和论文的整理与撰写。其中,论文的整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过程,很多同学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成果,但是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不能的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以致不能在高水平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当前,大多数的国际杂志都只录用英文论文,这对于我们这些母语不是英语的中国人又设计了一道坎。所以,我们平时要坚持多阅读英文文献,学习经典文献中的表达方法和文章结构,在刚开始写文章可以采用模仿的方法。

另外,在工科的研究中,最后都要讲研究的内容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的数学工具,这样才能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小孩子在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方式后,随着自己各方面经验的丰富,就会懂得使用一些谚语、名人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类似的,当我们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础,熟悉了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又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就能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而且,实践证明,我们在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会觉得有很多的困难,但是当我们有了经验以后,就很容易写出第二、第三篇论文。所以,我们在读博过程中,先不要急着撰写论文,一定要先打下扎实的基础并阅读大量的文献,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撰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也可以为毕业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3、明确方向、逐层深入

当今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纷繁复杂的阶段,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我们只能在某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研究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因为如果方向选择的不合适,可能会在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经历以后重新开始。对于研究方向的选择,我记得有一位大牛把它总结为如下四种情形:开潮流、跟潮流、逆潮流和关潮流。所谓开潮流,就是开创一个研究方向,这需要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远的预见能力,这是做研究的最高境界,不是一般研究人员所能达到的。跟潮流是对现有的热点研究方向做一些修补和改进,这是大多数研究人员所从事的方向,他们常常是利用数学工具提出一些先进的算法或者降低实现的复杂度等等。逆潮流则是对大家都认识过时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理论,使之成为新的热点方向。在这方面做研究具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在已经被广泛研究的问题上做出大的创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关潮流则是将某一方向的研究做到极致,让大家觉得没什么可以再研究的了,这同样需要具有对研究领域有一个非常深入的理解。总体来说,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这方面导师通常只给一些方向性的指导,所以具体搞什么还需要自己来确定。刚开始我们通常都会很迷茫,不知从何切入,我认为首先是看文献综述,找到自己关心的方向的文献综述,了解研究方向别人做过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热点在哪里,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文献一定要多思考,多做记录。综述看好了再看研究性论文。文献的管理可以使用endnote文献管理器,网上有很多教程,自己可以学习一下。

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后,我们就要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即寻找idea。很多同学和我说,他们读了很多的文献,但是无法形成自己的idea。要记住一点,世上没有完美的论文,尤其是低端杂志的文章,肯定漏洞很多,如果你善于思考与质疑,那么你一定能看出其中的漏洞或还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idea自然就有了。然而我们目前的状况是以老板为是,以权威文献为是。读文献切忌记忆式,你不需要记住别人做了什么,而是要看出人家为何想到这样做,readingthinking, thinking, reading。一个学习如何寻找idea的方法是仔细研究经典文献的Introduction这个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都会阐述他们的研究动机,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大多数时候,他们会对前人的工作做一个综述,然后指出他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做的,也就是说,idea来自于前人工作的不足。因此,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更要找出他们这样做的不足,这样就找到了我们自己可以做的工作。另外,古人常说“好记性不然烂笔头”,对于阅读过的文献,我们要做好记录和总结,这样,我们很容易发现在一类问题中,有哪些方面的工作还没有,这又为我们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

4、依靠团队,内外兼修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有一些同学喜欢埋头苦干,缺乏必要的交流。尤其是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一个人的readingthinking是不够的,你可能还是一头雾水,理不出头绪,在遇到疑问的时候一定要多老师,同学探讨,所谓知识越辩越明,通过discussion再去readingthinking就会明朗很多了。在我们实验室,有两个低年级的博士生,一个同学由于性格腼腆,整天一个人在那认真的看文献,做研究,但是由于经验不足,进展很缓慢。而另一个同学,遇到研究中的困难或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常常来和我们讨论,我们根据做研究的经验给了他一些指导,他很快进入了研究的快车道,做出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因此,在做研究中,由于老师和同学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时时想着来给你指导,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寻求机会,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例如,刚开始进入实验室时,为师兄师姐做一些仿真,就可以及早了解这些方法和工具。

除了实验室内的讨论和研究,作为一个博士生,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由于期刊论文发表的周期很长,当我们看到出版的论文时,已经是作者很久之前的工作了,因此如果我们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做一些工作,可能已经过时或者已经被其他人做了,这样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而在学术会议上,很多人会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这样我们就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很多学术大牛常常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而正是这些大牛,有能力开创新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能了解到这些信息,就能把握住这些新方向的机遇。此外,现在浙大提供了很多到国外实验室联合培养的机会,由于国外有些方面比我们研究的深入,如果能去交流,可以大大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以上是我这些年读博生涯的经验总结,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这些经验可能不适合某些同学。有些事情,也必须要自己去经历了才能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但是,希望这些文字能让即将读博或者刚刚读博的师弟师妹们对博士生涯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少走一些弯路,那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