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浙江大学信电学院第八期“青银讲堂”在玉泉校区教七406举行。时值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信息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紧扣“精神谱系中的信电人”主题,特邀学院资深教授、退休党员刘济林老师、杨冬晓老师与百余名学生党员共话精神传承,通过“青年党员演讲-银发党员点评”的互动模式,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指引下探寻老一辈信电人“求真务实,科技报国”的精神密码。本次活动由信息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章杨同志主持。
首先,学院学工办主任、信息工程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周晓馨立足高校实际,结合八项规定精神与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的重要性。她指出浙大信电学院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艰苦奋斗史。八项规定强调的务实作风,正是老一辈信电人“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底色。学院组织学生深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希望同学们筑牢作风建设根基,传承信电精神,在学习和科研中脚踏实地、勇于担当。
在主题演讲环节,经过五分钟的热烈讨论,十个学生小组围绕“精神谱系中的信电人”展开深入研讨。同学们结合八项规定精神,从科研态度、学术规范、家国情怀等维度,探讨如何以优秀校友为镜鉴。从在航天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叶培建院士,到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段永平校友,再到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突破的梁文锋校友,各小组以优秀校友实业兴国、科技报国的历程为例,论证艰苦奋斗与创业精神的时代价值,强调要摒弃“形式努力的虚浮”,践行“实验室里的求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朋辈互评中,青年党员们通过思想碰撞,深化了对信电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
退休党员刘济林和杨冬晓对学生演讲进行点评和总结。杨冬晓教授以段永平校友同窗身份,探讨其“敢为天下后”的创业理念与信电学院的人文关怀。杨老师提到在学院建立之初,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师生们在“三分部”亲如一家。当学生在科研项目中遇到困难时,老师们会耐心引导,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年师生共同攻坚的岁月,塑造了校友们低调务实的品格,这与八项规定倡导的作风不谋而合。”杨老师说道。
刘济林教授则以亲身经历,动情讲述参与“玉兔号”月球车研制的十年历程。早在2013年,玉兔号月球车与嫦娥三号着陆器分离,踏上月球表面进行巡视。该月球车的地面遥操作系统便是由当时刘济林教授领衔的“机器视觉与导航”团队负责。“几十人团队八年磨一剑,数据经得起千万次推敲,这就是‘把问题解决在脚下’的信电担当。”刘济林老师感慨道。
刘老师还分享了与梁文锋校友的交往点滴,他回忆起梁文锋读研期间,就展现出独特的创新思维,尝试用图像处理方法分析走势。谈及梁文锋校友创办幻方量化后曾匿名向浙大捐赠,用于支持基础学科建设,刘老师表示他充分体现了超越个人利益的远见卓识和深厚情怀。这种坚持超越功利之上的追求,践行长期主义,探寻世界本真的务实作风,正是求是精神与八项规定内核的深度契合。
这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更通过生动的校友故事和前辈经历,点燃了同学们传承信电精神、投身科技报国的热情。活动尾声,青年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好前辈的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续写信电精神谱系,走好新时代青年的长征路。
学生心得体悟:
21级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曾翌晖: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曾多次聆听老党员同志的理论宣讲,深深感受到老党员们的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赤诚情怀与崇高品格。此次青银讲堂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充分交流的平台,通过“精神谱系中的信电人”主题演讲,我们能够回顾信电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也深刻领悟到八项规定“求真务实”内涵与信电前辈科研作风一脉相承,更让我明白个人理想需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要在广阔天地中,绽放属于我们的青春光彩。
22级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柯诗汉:刘济林老师对当年科研攻关经历的回忆,让我看到了老一辈信电人是怎样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攻克难关。如今,新一代信电人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精神:DeepSeek横空出世,叶培建、段永平、梁文锋等优秀院友硬核出圈。这既是信电人深耕技术、敢为人先的精神缩影,更是信电学院这几十年来勇立潮头、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将这份薪火代代相传,续写信电学院更加辉煌的未来。
21级微电子专业本科生侯鹏:作为一名微电子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我们肩负着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重任。八项规定倡导的“求真务实”,正是我们科研攻关最需要的精神内核。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文章,更要沉下心,像前辈们一样,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在技术细节上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才能不负“信电人”的称号,为国家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林立奇:此次青银讲堂,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刘济林老师分享的科研攻关历程和梁文锋学长“低调实干、着眼基础”的故事,让我对“精神谱系中的信电人”有了更深的体会。作为一名电科专业的学生,我认识到,无论是复杂的系统设计还是前沿技术探索,都需要摒弃浮躁、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我将以信电前辈为榜样,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将科技报国的理想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