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 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浙江大学”凌云”计划赴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在为期约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中,三位实践团成员进入相关部门,围绕航天微电子领域开展了技术调研、工程实现等工作。
岗位工作——立足航天科技“芯”课题
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宇航、军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的工程研究所,聚焦航天微电子核心技术,是我国宇航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引领者,为支撑国家关键器件自主可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庞婧璇、褚衍盟、孙盛阳分别进入到FPGA事业部、SoC(MCU)事业部、集成电路创新部,围绕课题展开工作,将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实践部门的方向结合起来,调研技术发展现状并探索未来的应用场景及核心技术。实践单位为每位同学分配了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前辈作为课题导师,课题导师带领同学们熟悉课题任务、指导同学们开展课题,也帮助同学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
经过了一个月的科研实践,成员们圆满完成了实践任务,成员们自身也进一步了解了相关领域和技术,科研能力、工程素养等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升。
参观交流——开拓航天科技“芯”视野
实践团成员首先参观了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的产品中心,看到了中国航天芯片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步坚持进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艰难历程。目前所内已经有多个技术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多个门类的芯片,成功的应用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中,并且走向民用市场,具有明显竞争力。同时,实践团成员也看到了研究所各项成果所获得的多项荣誉与奖励,为“特别能吃苦”的航天人感到钦佩。
实践团成员还参观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检测和失效分析中心,学习调研了研究所先进的测试与失效分析流程,对失效分析的技术原理、测试过程有了进一步了解。
实践团成员还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FPGA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团队向成员们讲述了奋斗经历,并介绍了一些取得的成果,成员们感受到了FPGA团队“思想开放、相互帮助、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被FPGA团队过硬的业务水平和自主创新、勇于奋斗的精神所深深鼓舞。
实践感悟——体会航天科技 “芯”力量
今年暑期,我有幸来到北京微电子研究所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期间,我扩展了学术视野,对先进技术和领域知识有了更深了解。通过接触实际工程,一方面,我更深刻认识到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体会到做研究要与工程实际结合、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同时,我更具体地认识到了信息电子行业中软件与硬件的相辅相成、协同合作。在实践期间,我也深刻感悟到了伟大的航天精神,同事们的专业能力与工作热情也触动与鼓舞着我。感谢学校和北京微电子研究所给予此次宝贵的实践机会。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生 庞婧璇
本次暑期实践我有幸赴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进行学习交流,我感到受益匪浅,所获颇丰。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作为专业从事航天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的工程研究所,专业技术过硬,是我们国之重器的创造者,也是国家使命的肩负者。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国家的发展需求、行业的前进方向,也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下一代集成电路从业者的期望。同时,我还参观了北京微电子所的生产车间、测试车间,对于整个芯片的设计、制造、封测产业链条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填补了学校学习知识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所内同事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生 褚衍盟
在北京的实践期间,我经历了一段充实而宝贵的时光。不仅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有幸与经验丰富的同事们一起工作,他们的激情和知识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不断追求卓越。在实践中我遇到了挑战,但也积累了经验。每一个交流和讨论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需求。此次实践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收获,感谢学校和研究所给予我宝贵的实践机会。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生 孙盛阳
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北京微电子研究所为期约一个月的实践,团队成员们拓宽了学术视野、夯实了专业能力,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宝贵的航天精神。
“青春从来系家国”,实践期间,成员们展现了新时代浙江大学研究生的精神面貌;实践结束后,成员们将带着宝贵的经验回到学校,继续以青春力量勇攀科技高峰,成员们也将做好航天精神的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同学投入到中国航天事业、国家重点事业的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