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喜迎二十大,共同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精神,争做强国路上能担大任的新青年之际,电子系硕士三班团支部从三个方面开展了团日活动,并为积极参与的同学发放了奖品与零食。全班53名团员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此系列团日活动,并有一名群众参与进来,活动参与率高、举办效果好。
第一部分
2022年11月10日晚19:00,信电学院2022级电子系硕士三班团支部在行政楼608举行了团日活动。
团日活动在团支书王瑞的主持下有序进行。在本次系列活动中,首先王瑞支书组织大家集体观看了“二十大”相关视频。
在观看完视频后,同学们踊跃发言,与在场团员们分享了自己的二十大学习心得。其中有穆晓君,蒋轩,陈锦华三位同学发言。
在本次学习中,穆晓君同学发言道:通过学习了解二十大,我了解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发生的各种变化。这些年年来,我们国家在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康社会进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们国家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最⼤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在二十大报告里,习总书记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应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用自己的所学所感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蒋轩同学也分享了他的感想:党的二十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必将永载史册。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不仅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要开始解决世界的问题。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感慨,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其实就是一部吃不饱饭的悲惨历史。而中国人吃饱饭的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大会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设为国家的理念,将小康社会作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中国人通过四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几千年来第一次不担心吃饭问题,第一次拥有了人的尊严和追寻自由和幸福的权利。这是惊天动地的成就。而二十大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另一次长征,是中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起点,这是另一个成就的开端。
陈锦华同学将内容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讲述了自己家乡的故事:我今天主要想谈谈过去十年来国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治理成果。在我的家乡,广东省汕头市,有一个小镇,叫做贵屿。贵屿镇由于干旱频发,农业生产没有保障,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启发展废旧品回收利用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后,贵屿镇开始出现小规模家庭作坊,从事电子废品,也就是“洋垃圾”的拆解回收。虽然从电子废品拆解回收贵金属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大多数拆解作坊都是家庭小作坊,缺乏相关污染物处理设施,甚至直接燃烧固体废物,贵屿出现了“家家拆解,户户冒烟;酸液排河,黑云蔽天”的局面。2012年 3月,当地政府决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来对“散乱污”进行综合治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把所有电子废品拆解户全部迁入园区生产,并且配套环保处理设施。整治后,贵屿当地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2018年空气中铅和铜浓度较2012年分别下降70.07%和75.75%。而在过去十年,我们也可以看到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相信在未来,我们也会继续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继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中国。
在同学们对二十大相关视频进行了踊跃的发言分享后,团日活动进入下一环节。团支书王瑞组织同学们开展了知识竞赛,同学们踊跃答题,现场气氛高涨。
最后一个环节则是班长张淑悦介绍学院关于评奖评优的相关政策,同学们提出了相关问题,班长一一作了回应。
本次团日活动是党的二十大后团支部召开的首次团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观看了党的二十大相关视频,参与了二十大相关的问答活动,对二十大报告具有了深刻的认识。团支部的所有同学都将用自身所学为祖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11月20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22级电子系硕士三班团支部,组织支部成员二十余名,前往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参观学习。参观了浙江历史各个时期的代表文物和文明遗迹。参观了省博物馆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文献特展。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浙江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具体位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的二楼,是一座主要用来陈列和展示浙江省各个地方现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整个纪念馆是以时间顺序作为展览顺序的。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中共一大的召开,浙江籍先进知识分子对建党的贡献,以及浙江在中共党史上的特殊位置。一九二一年七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展览中,有段影像资料,讲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向人们讲述自己丈夫当年参加南湖会议的情景。这种影像的展览方式不同于一般影像,而是一种类似全息投影的方式,很吸引眼球,容易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同时为了不打扰别的游客参观,影像的声音特别采用了用话筒播放的方式,保持整个展区安静的气氛。展馆的第二部分展示了白色恐怖下国民党的浙江陆军监狱,反映了共产党人在铁窗中的顽强意志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第三部分——土地革命的风暴。这一部分突出了当时全国14支红军之一的浙江红十三军,以及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艰苦环境下创建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历程。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革命老前辈在战斗中使用的枪支、草鞋。虽然隔着橱窗,还是让我们感到了一种很浓厚的历史的气息。接着我们参观第四部分——“钱江两岸的抗日烽火”。“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再度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经过八年奋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一件件当时保存下来的残留品,这一幕幕保存下来的影像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当时那个硝烟四起的战场,周围都是枪炮声、厮杀声,一个个革命烈士顶着枪林弹雨勇往直前,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个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那一把把现在已经锈迹斑斑的长枪大刀,不知杀了多少敌寇,如今功成身退,被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仰。
抗战胜利后,驻守浙江的新四军执行中央的命令,先后北撤,国民党调集大批军队对浙江原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发动残酷“清剿”。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中共浙江党组织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坚持斗争,保存了革命力量。内战爆发后,浙江党组织重建革命武装,从隐蔽精干斗争转为公开武装斗争,创建了浙南、浙东及浙西南游击根据地。1949年春,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党领导的浙江地方武装广泛出击,解放县城,同时城市地下党组织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护桥的斗争,保护城市,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大军南下,最终实现了浙江的解放。
杜旭东:在浙江革命历史革命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的展图,一件件的展品,感受了一段段峥嵘岁月。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曾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国家的富强,国家的复兴,民族复兴的担子最终将落在我们的肩膀上,我们要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将他们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钱志豪:本次团日活动前往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参观游览,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武林馆区,一楼是越地长歌,主要讲述浙江省从远古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展览。第二层是钱潮馆,主要讲述民国成立开始到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国共内战和国共合作抗日的历史。第三层有明清书画展、东阳木雕等浙江地方民间艺术展、古琴展、十里红妆展等。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三楼《非凡的心声》,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国古琴。之前只是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高山流水》乐曲中感受到古琴的魅力,今天得以近距离触摸古琴,了解其原料构造、分类名称以及历史渊源,“琴瑟击鼓,以御田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才明白古人为何如此喜爱。最后在志愿者国宝小护手稚嫩略显羞涩的声音讲解下,我们参观了《十里红妆》展馆。古时嫁女,虽隆重却是攀比之风盛行,同时三寸金莲记载了古时女子地位卑微、身不由已的悲惨命运,让人看来心有戚戚焉。本次团日活动收获很大,并让作为浙江人的我对于生养的土地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在朋友圈中发表了一些感想。在此摘录两位同学的内容。
第三部分
为加强信电学院22级电子系硕士三班团支部同学对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学习,团支部组织四个讨论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第1学习小组针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的议题进行讨论。
总结如下:解决港台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维护祖国统一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港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第2小组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议题进行讨论与学习。我国已在2021年取得全面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谋幸福、国家谋复兴的一大战略性成果。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要实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会议提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此本小组学习先进代表黄文秀的事迹,学习她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及朴素作风。小组成员总结道“当代青年要以黄文秀为代表,明确新时代青年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勇于担当,忠于实干,要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学习小组对中国过去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在中国的过去十年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翻了一番,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强;我国区域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三十四位提升到现在的第十二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信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4学习小组就党的二十大相关报告进行了线上学习与讨论,同学们热情高涨,备受鼓舞并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总结如下: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壁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我们党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我们身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每一个研究生都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四组同学积极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相关内容,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