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始终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坚定文化自信,信电学院第四期“理想信念”报告会于10月12日下午在玉泉校区邵科馆117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主讲,信电学院党委书记钟蓉戎主持,学院师生120余人参加。
刘斌教授以“考古学——走向真实之道”为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人类认识历史、人类认识自身的价值探寻和自我觉醒。他通过列举我国历史上发现的典型考古文化遗址,指出考古学是研究过去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过的事情,考古学的意义在于认识世界、认识历史文化,他还强调考古学没有标准答案,是个不断探索的学科,因此考古工作要有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他重点讲述了良渚古城的发现,通过阐释古城城墙、高台、墓地的挖掘,等级制度、生活形态、宗教仪式的考证,证实了五千年前国家形态的存在,充分印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传承。
刘斌教授讲到中国的考古学发端于1921年,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以探究中国文化的根源、求索中国的未来为初衷的。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考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最后,刘斌教授寄语广大学子,在大学时代要树立目标、坚定理想,锤炼学习、思考与研究的能力,还要培养自我管理与完善、与人相处与交往、自觉自省自洽的能力。
钟蓉戎总结道,不忘过去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信电学院党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与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结合起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深植于青少年,筑牢新时代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她还鼓舞在场的同学,要提高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将专业所长运用到学科交叉与合作上,积极投身到推动科技与文明共同发展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