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3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信电学院工会在学院62周年院庆之际,组织教师们到之江校区开启“寻根之旅”。老师们在欣赏之江校区美景的同时,寻根溯源,深刻领略信电学院的历史传承。
信电学院源于1957年浙江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后于1960年成立无线电系。1963年无线电系整体搬迁到浙大三分部(现之江校区)。三分部是解放前原之江大学旧址,地处九溪和六和塔之间,背靠月轮山、面临钱塘江,风景虽然秀丽,但一直交通不便,生活设施落后,几近与世隔绝,一直到九十年代都是杭州的偏僻郊区。因此搬迁初期,师生克服了诸多生活不便,如许多教授住在城里或校本部,每天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
1986年更名为信电系,而后随着玉泉高科技楼(信电大楼)落成,1995年底搬回玉泉本部。在三分部的30多年间,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奋发创业、栉风沐雨,办学规模和学科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之江校区作为信电学院的发祥地,它承载的信电学院的光荣历史和一代信电人的青春记忆,对学院师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也是每年学院都组织师生重返三分部、寻根溯源的原因所在。
参加此次寻根活动的一共有20多位中青年教师。下午2点老师们从玉泉正门坐大巴出发,抵达之江校区后,沿途参观了之江“情人桥”、三龙头宿舍、钟楼、上红房、下红房等办学旧址并在钟楼草坪合影留念。参观过程中,老师们或驻足欣赏、或细细评味,攀谈叙说发生在之江的点滴往事。通过此次之江之行,不仅加深了青年教师们对学院历史的了解,也促进了教师们之间的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