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信电学院分党校之“法治政府与民众生活”专题报告会在玉泉校区教三44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场报告会由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郑春燕主讲,信电学院党委书记徐国良、党委副书记赵颂平、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等120人参加报告会。
郑春燕现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于2014年8月获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讲座伊始,郑春燕抛出一个问题:“宪法日是哪一天?”她提到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总目标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西方反复攻击我国人权问题无疑是个有力的回应。郑教授还引用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教授对中国法治进程的惊叹以及美国法官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钦佩来论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郑春燕的报告内容主要围绕“法”与“治”展开。她先从三个实例“孙志刚事件”、“强拆自焚事件”和“劳动教养制度废除”指出传统依法行政之“法”。随后,她用杭州的机动车辆限号规定、湖北政府的奖励招商引资政策等政府日常行为回答了“红头文件是不是法?”“政府承诺需不需要兑现?”等。而且,她还指出实行法治的中国新型政府正逐渐从“侵益”的传统政府向“授益”的现代政府转变。
至于“治”,她先分析了“治”的主体,强调行政机关以外的行政主体,如高等学校等都属于“治”的主体范畴,反之,一些行政主体的内设机构却被想当然地以为是主体,实际上则没有“治”的权力。同时,她还用女性城管队伍、违法上网公布、公私合作等新型行政手段的出招诠释了政府在“治”的手段上的革新,从传统的行政处罚、许可和强制变为了诱导行政、柔性行政、信息行政和契约行政。最后,她补充了法治的法定程序与正当程序的区别。
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会在郑春燕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悄然结束。她用博大的法理知识,活泼幽默的语言,丰富的法律实例,深入浅出地为在座的信电师生带来了一次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洗礼,用一例例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件让大家看到中国政府在法治上取得的进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