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成功结束“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有研究员认为,“TPP实际对经济贸易的冲击没有那么大,但是对于规则的影响,特别是潜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且短期内这些影响不是很明显,更潜在的影响是在“十三五”期间,那时候会形成新的影响”。面对亚太地区经贸关系的新变化,信电学院本科生党总支组织了以“TPP协议达成对中国的影响”为主题的支部论坛。
关于TPP,信通三支部的王思啸同学介绍说,追求“全覆盖”和“高标准”是其显著特征。TPP不仅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关税,还涵盖投资、竞争政策、技术贸易壁垒、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绿色增长和劳工保护等,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的自贸协定。TPP在开放程度上明确指向“高标准”。这些高标准或许体现了国际贸易未来的某种趋势,但是考虑到TPP所包含的国家还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条款实际上超过了部分国家的现实情况和承受能力。
谈到对TPP贸易协定的认识时,信通四支部的叶峥峥同学发表看法说,“TPP协定不仅是一个贸易协定,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政治项目。美国将通过TPP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为美国商品开拓新的新的市场,为保护工人和环境设定高标准;同时日本也希望通过TPP拉近与大国的关系,提升国际地位”。
了解了其内容与特征之后,同学们就其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电科二支部的董之凡分析道:“TPP的成立会对WTO组织的地位有一定削弱,但无法取而代之。相比WTO,TPP组织采用新的规则,会更加严格,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TPP对中国的贸易和出口、国民收入会有负面影响,可能会带来就业减少和产业流失,使得中国未来政策的容错率更低了。”面对美国未邀请中国加入TPP,同时中国也未主动申请加入这一情况,信通五支部的楼潇轩同学认为:“美国国内的资本是极其强大与强势的。前车之鉴犹在,由美国主导的北美贸易区使墨西哥的本土经济在短短的十年中迅速崩盘,经济命脉完全被美国与加拿大所掌握,可以说是引狼入室。中国不加入TPP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现阶段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假使中国开放人民币的自由贸易,中国的经济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资本会外流,对国民经济造成沉重的打击。而中国被排斥在TPP之外会迫使中国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在压力下加速内部改革。这对民族的长远发展是有极大的好处的,以便将来中国以最强大的姿态加入TPP。”
在思考如何应对TPP带来的挑战时,信通六支部的卓晓晓同学认为中国可以利用TPP内部各国利益诉求不同、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优雅”地应对挑战。**生支部的王宁同学强调:“对于中国来说,这几年确实面临着重大挑战,但是成败的关键依然是在自己而非别人。世界那么大,只要自己搞好了,产品依然能卖出去;中国市场那么大,其他国家依然希望和中国做生意,TPP内部绝对无法形成一个闭合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成比例),中国依然会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国。”
支部论坛趣味性与思想性兼备,同学们在思考与讨论中,加深了对时事的认识与了解,展现了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政治素养与精神追求。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支部论坛!
信电学院本科生党总支
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