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4日,浙江大学信电学院赴昭觉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四川省昭觉县开展扶贫调研活动,探望当地的留守儿童并送上新年礼物。在当地团委工作人员勒勒阿沙(沙哥)的陪同下,调研团一行师生10人先后来到特步洛乡、地莫乡二五基点小学、昭觉民族中学以及昭觉中学开展交流活动。

在特步洛乡,调研团的师生们见到了昭觉最需要帮助的同胞。他们生活在海拔2680米的高山村,这里缺少合适的经济作物,也没有其他的就业岗位。在与马乡长(特步洛乡长)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特步洛乡正在开展高山居民异地搬迁工程,帮助高寒地区的居民搬迁至更适合居住的村镇,并由政府补贴羊羔,大力发展畜牧业,争取实现脱贫目标。

如果说特步洛带给调研团的是震撼,那么在地莫乡迎接调研团的则是感动。
在地莫乡,能看到一个老村长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走在村道上,督促每一家每一户扫尽自家门前雪,做好个人卫生事;能看到一个女校长自筹资源办学校,自建校舍谋出路,给山里的孩子一个走出去的希望;能看到一个单身母亲独自撑起家庭的重担,饲养18头小黑猪供5个孩子上学读书;能看到一个年逾八旬的阿婆苦苦支撑,忍住丧子之痛,接过抚育孙儿的重担。

苦难不能触动人心,但坚强可以,但倔强可以。当一个几乎被不幸压垮的人依然面带微笑,向前蹒跚而行的时候。除了肃然起敬,还能说什么?
在返程的前一天,调研团一行人来到了昭觉县的两所中学,与即将踏上2017高考征途的彝族同学相互交流,传授应考经验。感动于他们日夜备考的勤奋,惊喜于他们天马行空的憧憬。虽已对高考内容有所生疏,支教团的师生们依然努力回忆,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希望把自己曾经的心得尽可能多的分享给大家,帮助大家放松心情,更进一步。在交流过程中,来自浙大的师生们还介绍了很多关于浙大校园,关于大学生活的情况,鼓励昭觉孩子们走出去。

这是信电学院第二次造访昭觉,又一次美丽的遇见和交流。我们在昭觉看到了最贫苦的一面,也看到了昭觉最有积极向上的一面,我们相信也呼吁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真正地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了暖就有了雨,春遇见了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了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我相信,当昭觉遇见了浙大,遇见了信电,会有改变。
这是我们共同许下的心愿。
信电学院赴昭觉寒假实践团
2017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