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坚定不移勇攻艰,创新创业践于行
坚定不移勇攻艰 创新创业践于行 人物名片 王匡,浙江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1989届本科生毕业生,1995年获浙大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学位,现为浙大信电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匡教授曾在2002-2005年期间担任信电系系主任。 王匡教授长期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信息传输、芯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王匡教授参与研发的“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与设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还荣获过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卫星数字电视接收一体化SOC芯片)、浙江省科技技术一等奖(卫星数字电视接收一体化SOC芯片)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关键技术与设备)等荣誉。 闪耀在记忆中的三分部生活 因为没有网络,所以王匡对大学情况的了解主要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介绍。王匡的父亲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受到父亲的影响,王匡便将此作为他的高考志愿,并且顺利地进入了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就读。初入校园的王匡心思稚嫩、充满朝气,对未来感到期待却又迷茫。当时的他还不知道,一次看似自然而普通的志愿填写,却是决定了他人生走向的转折点。王匡与无线电系长久而紧密的缘分就此开启了序章。 和其他系相比,无线电系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王匡认为无线电系对学生的培养体系是比较全面完备的。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王匡不仅收获了知识,还锻炼了学习知识的能力。王匡记得有一个暑假是学习做收音机:电路板和元器件都是从工厂里买来,学生只需要把元件焊上去调试就可以了。但是调试是需要功力的。把收音机装好之后,大部分人的都能响,但是有人无论怎么调都只能收到一个台。虽然结果如此,但对于王匡来说,过程中锻炼了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令王匡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有教数字电路的何小艇老师。何小艇老师上课风趣诙谐,不会照本宣科,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授课。他讲解知识点深入浅出, 容易理解。在上课过程中还穿插讲述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趣事,令上课的同学不易分心走神,因此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他的课堂让王匡获益匪浅,也为他之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的无线电专业是在钱塘江边上的浙大三分部办学的。三分部的生活条件比不上现在,冬天的热水供应比较迟,洗澡只能在水房拿冷水冲。大家一边冲一边唱歌,好像这样就可以驱散寒冷。实在冷得受不了,就沿着之江路步行两三公里,去闸口电厂。洗个澡、吃碗面,再看场电影,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学校。当时一个班的学生本科四年都住在一起,同学之间感情非常好。在朋友的陪伴下,当时的王匡也不觉得大学生活过得艰辛。 而不经意播种下的友谊的种子,如今已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彼此的荫蔽。 当时娱乐设施不多,在业余时间里男生大多健身,女生则搭乘公交车进城逛街。在三分部,一片长着杂草的沙地就算是足球场了。虽然条件一般,却是标准的场地。下课之后,大概四五点钟,王匡会去踢场球。王匡空闲时十分爱看书。文学历史,涉猎广泛。其他人只能用掉三分之一的借书证,他却用掉了一本半。图书馆规定每人一次最多借六本书,但因为王匡想借的书多,图书馆老师也会允许他一次借八本。当时看过的书,王匡倒是没什么印象了,但是他认为阅读对他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与他日后的选择与发展也存在一定联系。 在王匡的叙述中,那些关于学生时代的记忆都是耀眼而闪光的。在什么都没有的日子里,大学生们却总有挥洒不尽的热情与干劲。工科专业的女生稀少,女生所住的九号楼被形象地称作“熊猫馆”,但是当时的社交舞会倒是不少。到了大三以后,每隔一两个周末,同学们总会组织一次舞会。王匡也向同学学习跳舞,但是他只学会了慢四,快三怎么都学不会。组织舞会很简单,把室内的桌椅往两边一挪,打开音响,就可以结对跳舞了。虽然条件简陋,气氛却是十分高涨的。 尝遍酸甜苦辣的科研攻坚经历 本科毕业后,王匡选择留校深造,1995年获浙江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学位。王匡从读博士开始研究数字电视,并且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分别是关于“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与“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1996年,王匡刚刚毕业。当时科技部牵头想做数字电视项目。全国联动,集中攻关。全国包括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差不多十几个单位一起参与。国家统一安排科研进度,每个科研单位专注于一个模块,同步推进。王匡的团队负责的是调制解调。大家都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在国内没有先例,国外也才刚开始研究。而且当时没有合适的器件,一个FPGA有巴掌大小,却只有一万门电路,这就需要把传输通信的模块切割成相应的功能块,放在不同的FPGA里面。在开始这个项目之前,王匡就已经预感到困难重重。但是国家认为不做的话就永远落后,于是王匡带领着团队中的学生们毅然投身于科研工作中,一干就是两年。 两年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团队成员每天早上八九点到实验室,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去,没有周末,可以说几乎没有自己的业余时间 。因为脑力消耗极大,虽然大家都挺瘦的,食量却很大。有次他们在火车上的餐车吃饭,桌上吃剩下一碗汤。于是一人向服务员又要来了一大碗饭,把汤拌上饭,津津有味地吃完了。服务员对此都感到了震惊。 研究过程中最令人崩溃的是,晚上调好的电路板,第二天早上来数据就又不对了。这是因为电感的电感量可能因为环境潮湿,甚至因为有人跺了下脚而产生偏差,导致信号频率存在偏差。因为器件的限制,捕捉带宽做不了太宽,频率偏差一点可能就无法捕捉到了。期间,实验室还曾遭过贼,某天早上大家发现机器的硬盘全部被人偷走了。幸好那时候他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强,除了用于平时实验的大房间外,还有个房间放着服务器。每天晚上在回去之前,全部数据都要在服务器上备份一次。所以重新买来硬盘,导入数据也就把问题解决了,否则一切都前功尽弃。 第一次到北京进行系统联调是失败的。当时六个人去北京,回来时大家心情都不太好。下火车时数了数行李觉得没少什么,但是在火车上有人把大包里的小包拿了出来,就少拿了一个包。少拿的这个包是最关键的,板子都在里面。下了火车他们马上打电话到车站问,幸好那个包被列车员捡到了。又是一场虚惊。 从北京回来之后又用了一两个月,终于调试成功了。当天早上还没有连通,团队里其他人问王匡,还去不去北京了?王匡回答说,必须得去啊。于是提前先把晚上的火车票买好了。离发车差不多还有两个小时,终于连通了。两年来,笼罩在大家心头的忧虑在此刻烟消云散,还有人高兴地原地跳起。 在北京测试时,北京中央台的发射塔发送信号,王匡等人把机柜装在车上,在北京周边开车,收得到信号就算成功了。项目圆满完成后,领导们纷纷来参观,中央电视台也来报道。这是国内第一套数字电视系统,全世界是第三套。前两套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王匡当时做的地面广播是最难的,这个完成之后再研究有线接收和卫星接收就容易了。 而此时完成的只是功能样机系统,之后王匡等人开始了下一个项目,目的是把这个系统小型化,在99年国庆阅兵时用于现场直播。时间比较紧张,只有一年时间。等差不多完成时,王匡去无锡加工板子,却发现板上布线存在问题,于是他又在那边停留了三天,重新调整。每天晚上闭上眼睛,他的眼前全是花花绿绿的布线。最终项目还是顺利完成了,原来庞大的机器,现在变成了几块板子,装在盒子里。国庆阅兵时,这些机器被安置在天安门广场和城楼的多个地方,领导家中也各有一台。 2000年年底,发改委开始做产业化工程,在北京、上海、深圳设立了实验区,立了发射塔。王匡团队所获得的成果并不逊色于国外,不做产业化很可惜。当时学校也鼓励校内科研人员去创业。于是王匡在姚庆栋老师和仇佩亮老师的帮助下,走上了创业道路。他们主要研制芯片,即把原来很大的机器板子变成一个芯片。当时数字电视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三大标准,后来中国自己也出了自己的标准。现在已形成专利,浙大是起草方。国内外的电视机厂如康佳、长虹、创维、LG、三星等都需要支付专利费。 2002年,王匡在北京出差时接到了系里的电话。在电话里,王匡被告知,全系的教授经投票,一致通过了他担任系主任一职的决议。王匡在此之前从未担任过行政职务。他除了在学校里做科研工作之外,和外面的接触也比较多,包括各个部委、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以及地方政府等。和企业的接触也较为频繁。当时系里正处于成长期,王匡认为大家想让自己当系主任是因为希望他能把系带出去,相对来讲他的思路更开阔一点 。“校企结合”的思路就是王匡提出的。他邀请校外的官员和企业的老总来给学生上课。他们非常乐意来,教授学生一些企业管理知识或是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后记: 和王匡老师的交流持续了两个小时之久。他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亲切随和的气质,却又不失沉稳自信的风范。在分享他多年来的阅历经验时,他的眉目之间依然显现着属于年轻人的活力与志气。科研人员严谨踏实的品质,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精神,这二者在王匡老师身上巧妙融合、相辅相成。笔者不禁心想,也许这正是信电人所共有的特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