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校友文萃

难忘的十八年

编辑:xdx 日期:2016-12-07 访问次数:517

汤伟中:信电学院82届电子物理专业,曾任信电系副系主任。

197810月,在高中毕业四年后,我作为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第二批被录取的大学新生,来到浙大无线电系电子物理专业读书。坐在浙大在火车站迎接新生的校车上,前往被称为“浙大三分部”的地方,想象中这一定是一个教学楼林立气势宏大的大学校园。但当校车从之江路岔到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经过一个急陡的转弯爬坡后,在传达室门口停下来,我们被告知到达学校了。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难道这个山村模样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浙江大学?跟自己的心理预期有挺大的差别。但不久之后,我就深深爱上了这个绿树环抱曲径通幽的世外桃源式的三分部,并且前前后后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十五年,直到1995年无线电系(后改名为“信电系)搬到玉泉本部。

我们电子物理七八级有两个班级共计68名同学,大家不但来自全国各地,而且年龄差距也较大,最大的年过三十,最小的刚刚十五岁。有不少大龄同学都是像我这样高中毕业后多年才有机会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而一些十五六岁的小同学则是高中还没有毕业,提前一二年参加高考入学的。

 

这里面不乏有初中甚至小学毕业,靠自学完成初高中课程的,也有文革中家庭受到冲击或迫害,被迫下乡或迁居到偏远地区“接受再教育”的。但不论上学前的地域家庭境遇或实际文化程度有多大差别,条形码在一点上是共同的:抓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量多学知识,将来为国家队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也给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前途。

当时,给中国带来十年浩劫的“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高校也是一样。我们入学后使用的教材,大都是建议印刷和装订的,有些还是油印的。由于那一年大规模扩招,宿舍比较拥挤,大学第一个学期,有不少来自杭州本市的同学因无法安排宿舍床位而只能“走读”-- 白天来学校上课,晚上回家住宿。但同学们从来没有抱怨这些,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本科四年中,无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任课老师们,对我们都特别关心,教学非常认真严谨和负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当时真的感到自己像是“天之骄子”,受到老师们天使般的眷顾。担任我们政治辅导员的周建华老师,与我同龄,他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关系融洽,至今还同大家保持着好朋友般的友谊。

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中科院沈阳科仪厂工作。1984年我考回电子物理专业,在周文教授门下攻读硕士研究生。周老师当时是专业和系的领导,后来又在学校研究生院担任副院长,科研教学和行政工作都很繁忙,但他对我们研究生非常关心,除了亲自给我们上课,对我们的论文选题,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最后的论文撰写,都给予了许多关键性的指导。储璇雯老师则具体指导了我的论文工作,储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匪浅,并使我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两位恩师对我的教诲和帮助,是我这一生都会永远铭记的。

1987年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在周文老师领导的实验室工作,与胡文豪老师一起,从事光纤电子学方面的科研,同时还有研究生教学工作。当时我们物理电子技术专业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压力和挑战,要从过去的主要面向电真空器件等领域,转到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我们光纤电子学实验室在周文教授带领和开拓下,从零开始通过实干苦干,逐步建立了光纤传感和光纤通信方向的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基础,取得了一些当时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并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专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说到专业转型,我留校后工作的那些年,在周文陈抗生李志能老师的带领下,全专业的老师和员工们在缺经费缺课题缺设备的困难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开拓新的科研方向,到改革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和课程结构,与我系兄弟学科一起,建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点,成功实现了本专业的转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陈抗生老师,在整个专业的转型期,站在第一线,承受着巨大的科研教学和研究所领导工作压力,多年如一日地加班加点为专业的学科发展操劳。他对物理电子技术专业的转型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2年本科毕业后,我们电子物理七八级两个班级的同学,前后三次回母校与老师们重聚。大学四年所建立的师生情谊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

 

1998年我离开浙大前往美国硅谷工作,并旅居美国至今。但在浙大信电系学习和工作的十八年,是我这一生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十八年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在本科读书时结识了同专业的女同学张芒粒,毕业后我们结婚成家至今已有三十几年,我们的女儿至今还十分怀念居住在三分部家属区时她那幸福的童年。

2017年是信电系建系六十周年,我为自己曾经在这个系学习和工作了十八载而骄傲和自豪。祝愿信电系明天更辉煌!

 

201611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