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虎:半个世纪前的毕业赠言
作者简介:朱德虎,江苏涟水人, 1958年8月考入浙江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学习。 |
1963年8月,浙江大学三分部,我们无线电系无线电技术专业1958级同学,完成了大学五年的学业,拿到了陈伟达校长签发的大红封面的毕业证书,怀着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喜悦,告别母校,告别师长和同学,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50多年过去,几次迁徙,几经周折,遗弃旧物无数,却始终珍藏着一本小小的毕业纪念册,因为它记录着我难忘的青春岁月,寄托着我对母校深厚的情感和永远的眷恋。
值此即将迎来母校建校120周年及母系60周年的大喜之日,再次翻出有些陈旧的毕业纪念册,不禁心潮翻滚,思绪万千。
打开纪念册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浙江大学无线电581班毕业留影”。全班33位同学和4位老师的面容一一重现在眼前,系主任何志均老师端坐前排中间和我们一起留下了永远的珍贵纪念。入学时,无线电技术专业共有六个班:56级一个班,57级两个班,我们58级三个班。我在581班,全班30人。1961年成立11系时,从无线电技术专业抽调部分同学过去,自动远动专业58级调到无线电专业。此时无线电工程系称8系,无线电技术专业称801专业,我们班称801-581班。照片中的581班同学,已调走部分同学去了11系,新增了来自原582班的王兰珍、章汝源等,原57级的吴仲海、顾申年等,师训班的岳希成、范希超等,自动远动的杨荷珍等。原581班的同学,只有15人左右。
如今,我们的恩师何志均(前排右起第五位)、张毓�(前排右起第四位)、戚贻逊老师(前排左起第五位)已驾鹤西去,但其音容笑貌和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何老师非常重视无线电技术基础的教育,他担任多种领导职务,工作繁忙,不仅坚持教授我们《脉冲技术》专业课程,还在我们大四时,为我们补教《无线电技术基础》课程,教授当时国际上最新的无线电信号分析技术,使我们得益匪浅。
何老师是我们无线电系主任,他不仅教学业务精湛,还是优秀的中共党员。他关心我们的学业成长,关心我们的政治进步。何老师在我的纪念册内,亲笔赠言:
德虎同学留念:
向又红又专方向,
踏踏实实地为祖国的无线电事业而努力。
何志均
1963.8.5.
和我们合影的张毓�老师教授《微波与天线》,戚贻逊老师教授《无线电发送设备》,陈楚羽老师(前排左起第四位)57级毕业留校任教,辅导我们的毕业设计。
张毓�老师从美国学成回归,学问精深,诲人不倦,殷切希望我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的赠言寄托厚望:
德虎同学留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工人阶级智识分子!
张毓�
63.8.5.
荆仁杰老师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50年代毕业后来浙大任教。教授我们的“无线电基础”课程。他没能参加我们的合影,特地赶来和我们告别。他的赠言语重心长:
祝德虎同志:
永远做毛主席的好干部
荆仁杰
63.8.5.
大学同学,是一个人成长关键时期的同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毕业分别了,就成了永远的牵挂。他们的临别赠言,更是情真意切。
吴仲海同学,原是1957级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生。在我们1958级学生进校时,脱学担任我们专业的年级政治辅导员,像兄长一样带领我们成长。辅导员制度取消后,转入我们无线电581班继续学习,并一起毕业。他给我的赠言是:
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
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做雷锋式的红色接班人。
与德虎同学共勉
吴仲海
63.8.3.浙大
顾伟康同学,聪颖过人,品学兼优,是我们班最热心的义务课程辅导员。同学们都乐于向他请教疑难问题,他也诲人不倦。他给我的
德虎:
分别以后何时再能见面呢?为了祖国的建设我们要勇于承 担这离别之情。你是一个好同志,好些方面值得我好好学习。我希望你永远保持热情,永远谦虚,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松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培养自己成为坚强老练的无产阶级战士。也希望你经常与我保持联系。当自己进步时,不要忘记学生时代的好同学。
让我们在祖国建设的疆场立功后再相见吧。
同学:伟康
顾伟康同学与同学们的情谊很深,他是我们同学聚会的热心倡导者和组织者。无论是在担任学校副校长的繁忙时期,还是在年迈退休之后,都热心带领在校和在杭州的同学,不辞辛劳,将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召唤回母校,参加纪念母校建校100周年、115周年及建系50周年活动,组织我们58级进校50周年、55周年和毕业50周年等重要聚会活动。
江清如同学,虽年龄比较小,但学业优秀,思想进步。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他的赠言如下:
德虎同志:
凡是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我们就应该做;凡是不符合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我们不但不应该做而且应该加以反对。
“纸短情长,言不尽意”以上述一句与您共勉
你的同志清如
63.8.3.
钟焯星同学是我们班的高才生之一。我有幸和他一起分配到南京七一四厂,一同在总装车间见习劳动一年之后,又同在设计所工作,退休后还时常联络感情。他给我的赠言,言简意长:
“万事开头难”
与德虎同志相处,觉得工作很有魄力敢于迎接困难,战胜困难。是我学习的榜样。也希望今后进一步发扬。
你的同志 焯星
63.8.5.题于浙大三分部
许金章同学,热情、友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是全班公认的好同学。毕业后,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成为现役军人。入伍后,积极参加各项训练,表现出色。但意外的是,入伍仅几个月,不幸身患急症,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长眠于上海江湾公墓401号。他给我的赠言竟成诀别:
德虎同志:
希你保持和发扬旺盛的革命热情
以最大的劲头,投入到三大革命运动中
为祖国科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
力量,并望你对自己的特长进
一步发扬。
你五年的学习战友金章 1963.7.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蓦然回首,毕业离校已半个多世纪。翻开尘封的篇篇留言,那些带着青春梦想和强烈时代责任感的临别赠言,时隔五十多年后读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耄耋之时回想当年的踌躇满志,深感母校的教导之恩对我的终身影响之大!扪心自问,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无怨无悔,几十年的技术人生也深感无愧于母校、无愧于国家的培养。
1963年初,浙大无线电专业成都实习队在成都南郊公园欢度春节。
1963年毕业前,无线电581班同学回本部合影留念。
白发之时,重温当年老师和同学的一篇篇赠言,回忆当年老师亲切的音容,同学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面庞,心情激荡,思绪翻涌,仿佛又回到50多年前的青春岁月:半山筑路工地的劳动场景,热情高涨;教学大楼内听老师授课,聚精会神;图书馆、阅览室,温习功课,博览群书;工厂车间,实习劳动,理论联系实际;课余的运动场上,你追我赶,奋发向上,力争更快、更高、更强;周末的俱乐部里,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热闹非常。经常可见王兰珍、何舜君、顾沛寅、徐金梅等文艺骨干的精彩表演。
无线电系学生会文化部干部合影 |
1963年毕业后,我们无线电58级同学分配到南京七一四厂的有:何国柱、钟卓星、杨荷珍、朱德虎、顾申年、杨菊生、韩志良、崔益茂。分配到南京的还有:734厂的王兰珍、杨品炎,741厂的李斯本、章汝源,924厂的徐金梅、杨才华,772厂的冯洁,720厂的俞长荣、王荣彪。初来南京时,还能时常聚会,叙旧谈新。
1964在南京的同学聚会于南京中山陵天下为公广场 |
50余年后,时过境迁,劳燕分飞,在南京尚能经常相聚的,只有何国柱、俞长荣、王兰珍、杨荷珍、朱德虎等寥寥几人了。
1958年我们一起入学的学生2000人,浙大是国内招生人数较多的大学。当时,周荣鑫校长骄傲地宣布,浙大全校师生员工8000人,今后每年招收2000人,几年后将成为万人大学。而今,从那时起又过了近60年,在即将迎来建校120周年之际,全校师生员工已超过80000人,每年招收20000多人,扩大10倍多。无线电系,也迅猛发展成今日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即将迎来建系60周年华诞。随着紫金港新校区的日益完善,母校浙大将变得更美、更大、更强,向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向前!
无线电581班 朱德虎
2016.7.10于南京